很榮幸地,第三次擔任裁判的工作
之前會有的緊張感跟壓力,這次皆降到最低
人老了?
比賽前一晚,裁判們皆進駐民宿,並且大部分的人都住在同一個房間
其實這是好事,因為裁判之間除了能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以外,也能夠及早進入狀況
事實上,拜網路社交媒體蓬勃發展所賜,裁判之間的交流是有所進行的
像比賽過後,這幾天裁判之間都在 打架 溝通 ... XDDDDDD
因下雨之故,比賽場地在室內體育場,環境非常舒適
明顯看得出來宜蘭當地政府、協會 ... 等等皆大力提供不少幫助
有音控耶,整個體育館的設備也不錯!
路上的那些總統盃宣傳旗幟,看了就讓人心情好 XD
速樁:
室內場地之故,無外在陽光的干擾
判定上大致沒有問題
對於前單足 S 型
仔細觀察選手的踩韌與軌跡,真的是千奇百怪 XDDD
但無論如何,跑最快的那幾位選手:「預備動作一定穩健、起跑加速一定快、S 型的幅度一定小、壓韌絕對不會壓過深、過尾樁不會有嫌疑」
至於每位裁判的準則,我想都是一致的,不會有刻意偏袒等問題
尤其對我這種 100% 純平花玩家來講,哪個選手誰贏誰輸都與我無關 ...
家長、教練或有對首樁進裝有所疑慮
但是從嚴是對的事情
那種只差 10 公分或是 20 公分的間距,肉眼是很難分得清楚的
事實上,首樁的判定就跟棒球的好球帶一樣 ... ...
而在「科學化」的紀錄比賽過程方面,賽制上確有進步空間
我也希望賽制能夠更加完善!
最後,儘管評起來順暢,不過私心還是希望能夠速樁花樁裁判分離 XDDDD
花樁:
這次速樁評起來的感覺相對之前幾次,相對比較輕鬆
除了比賽人數較少外,我採取了一些小措施:
1. 針對有機會符合國手資格的選手,將他們的分數拉高至國手門檻,再來做增減,避免扼殺選手的出國機會
這是因為之前我打的「絕對分」向來都偏低,如果照以往的樣子打分,那真的有機會沒幾個人能出國 ...
2. 儘管第一位選手裁判要拉起評分,但是我在抓出起評分後,之後的選手仍然照自己的準則打分:
打分方式是用「相對第一位選手」的方式,來決定該怎麼給
這樣給輕鬆很多,不用再向以前一樣(算出大概分->平移->微調),裁判本來就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在做數學運算啊 .....
這些小措施會使得,接近國手程度者與離國手程度者較遠者,分數拉大很多
因此選手們不用太在意分數,在意排名即可
而事實上,有時候選手表現接近時,決勝負的因素只是在「誤樁數」的差異
所以,最需要在意的是,自己的表現是否符合預期
以及是否在努力付出之後,學習到了些什麼
不過,意外地,這次裁判之間(甚至與裁判長)有蠻多意見不一致的情況
賽後檢討時發現,我雖然自以為對 C 級以上的選手有不錯的鑑別度(或者說強烈的喜好)
我還是在打分上有誤,我把映瑄打太高了 XDDD
除此之外,有爭議的地方還不少
裁判們之間也正在不斷的 打架 溝通之中
席位法是多數決發揮到極致的評判方式
裁判每人的主觀意識都會部分地影響到比賽結果
當然,每個人的認知往往是不太一樣的
因此,裁判之間需要透過溝通以釐清認知上的問題
關於這點,我們正在努力溝通中 XDDDD
後記:
之前一直想要寫文章聊聊平花,但是一直沒空
而且沒有比賽的刺激,頭腦沒有辦法進入狀況
我想我要趕快利用這一陣子記憶猶新,趕快寫點文章聊聊平花 = =